来源:互联网新闻 时间:2020-04-28 13:50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13日讯(浙江经视频道报道)近日,在安徽砀山县,一名男子驾驶着电动四轮代步车将一名携带幼童的骑电瓶车的女子撞倒。随后肇事的电动车,右轮从孩子的身上碾过去。然而肇事之后,这辆车没有丝毫地停顿,而是直接驾车逃离了现场。
接到报警之后,办案民警迅速赶到了现场,进行勘察。最终嫌疑人是顶不住压力,投案自首了。
目前被碾压的幼童正在医院接受治疗,暂时没有生命危险。遭遇交通事故,一定要立即下车救助伤员。第一时间报警,千万不要心存妄想侥幸逃走。这种做法只会让你接受更严厉的处罚。
对于汽车来说,到底有哪些儿童盲区呢?
1.事故率最高盲区之正前方
对于身高不足1米的儿童,车子正前方存在的盲区如图所示。(所有数据均以身高1.75m的驾驶员作为参考数据,身高若相差较大者,盲区大小会有浮动。)
以我们测试为例,车内驾驶员身高1.75m,车外测试“儿童”坐在地下高度为70厘米。
2.事故率最高盲区之侧前方
对于右侧来说,存在两个盲区,一个是如图中所示的靠近车身的范围。
这个盲区最多见的就是车主在转弯时,因为盲区的遮挡没有见到儿童而把儿童撞倒卷入车底造成伤亡事故。
3.事故率最高盲区之车后方
车尾的盲区相对来说就大多了,图中“儿童”所在的区域均是驾驶盲区。
而我们实测的数据则如图上所示且右后盲区要比左后大很多。
● 其他儿童盲区 事故率低但同样需要警惕
● 我们是怎么测试出儿童盲区范围的
对于普通的家用汽车来说,身高在1米以下的儿童危险性最高。因为当它们接触车身时,驾驶员极难在车内发现他们的存在。我们邀请了一个较为矮小的同事参与盲区测试,并坐在地下以达到身高不足1米儿童的高度。
而另外一个同事则坐于车内,以一个正常驾驶者的视角去观察汽车四周,通过两者的配合来测出汽车驾驶者的儿童盲区。
● 怎么规避这些“儿童盲区”导致的意外事故
作为车主,想要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每次上车之前最好是先绕车观察一圈确保车子周边的安全。
另外,在车子开动前也可以探头出去观察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小盲区的存在。